Dear all, We are moving forward a bit faster than last year and very much need your valuable supports. As what we have been doing over the past 2 decades, we are to continue updating you the latest market. There you are our “JLA 2015 Market Outlook” for your kind reading. A bit late but … Continue reading
Filed under (08) Health & Protection | 健康與保險 …
“可圏可點” 之《瑪麗醫院醫療事故》
人誰無錯?重在肯於承認,悔改保證不會重蹈覆轍。自己也從不少的”錯“里學習,被磨練一天一天長大。下面我們團隊的一篇”可圈可點“再一次給我認真地學習。醫生們的當眾坦誠的說話,是值得肯定! --------------------- 大家好,歡迎收看可圈可點。 上週瑪麗醫院發生換錯心的嚴重醫療事故,原為A型血的58歳女病人安排換心手術,但因人為疏忽把AB型血的心臓換到病人𥚃,病人現在情況嚴重,昨天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 事件發生後,醫管局港島西聯網總監陸志聰昨日召開記者會,為事故致歉及承認失誤,表示將在短時間內成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責任誰屬。雖然換錯心臟在瑪麗醫院是首見,但一般醫療事故大多發生在公立醫院,當中原因很多,但我嘗試舉出其中三個原因來探討。 首先,公立醫院收費較平,大部分市民都會到公立醫院輪候求診,醫院每日面對接踵而來的新症,醫護人員人手不足,醫生平均每週工作時數為65.6小時(資料來源:明報2011年4月18日),工作時間長對醫生的體力和集中能力都有極大影響。 其次,有經驗和出名的專科醫生,很多都被私家醫院以高薪厚祿要請加盟,固我們常聽說醫生是「月球」人(即月薪一球),難怪他們蠢蠢欲動,公立醫院人才買少見少。 第三,要在港獲取認可執業資格,除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的醫科畢業生外,都要通過香港醫務委員會舉辦每年一次的執業資格試,並須於認可的醫院或認可機構完成一段由委員會釐定的駐院實習及評核期,而2013年通過人數少於47人;即無論有位醫生是畢業於哈佛醫學院的一級榮譽學生,而且有多年臨床經驗想回香港執業,他都是沒有資格,但他可以考慮到中大或港大做教授,教醫學院學生出來行醫。對於人才短缺但未能吸納更多人才的制度下,要增加人手和提高醫生質素實在談何容易。 要改變現在公立醫院面對的問題,我相信比較困難,只好建議各位在身體健康時多買幾份醫療保險和危疾保險,在緊急時候也有多個選擇。 祝大家有個美好晩上! 瑪麗換錯心涉「連錯三關」 http://hk.news.yahoo.com/瑪麗醫院換錯心涉人為疏忽-114615675.html 醫務委員會的執業資格試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302/27/P201302270271.htm 在過去五年報考執業資格試的人數及合格率 http://gia.info.gov.hk/general/201302/27/P201302270271_0271_107635.pdf
信報的提醒《如何提升你的強積金回報率》
最近忙於舉辦研討會,沒有時間處理自己的電郵信箱,也看漏了好朋友的好文章(見下面)。昨晚一連四個星期的講座(保險行業歷史,股票市場ABC,香港房地產市場,及智能手機的技術與安全)成功完滿結束。我們團隊新人不在話下,一些大學生和社會人的參與,他們的投入與支持給我很大的欣慰。 現在,我要與你們分享上週張偉聰先生於信報的一篇文章,有關強積金。市場是一種永遠不死,而且變幻莫測的動物。小弟與她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也猜不透摸不清她的芳心。只有拖著她的手,一步一步地過河。 但是在一個波動的市場裡,有人積極有人穩打穩扎。再一次送上一個香港最“保”的介紹,每年不少於3.5%淨保證回報,保底不封頂的基金,給你們參考。 http://blog.jladvisers.com/2013/03/22/product-introduction-mpf-強積金保證基金3-5%淨保證回報/ ------------------------------------- 如何提升你的強積金回報率 Posted: 05 May 2013 08:04 AM PDT http://www.hkej.com/template/magazine/jsp/detail.jsp?journal_id=96&title_id=8363 2013年5月號 第434期 張偉聰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之2012年第3季《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在本港366萬就業人口中,在就業人口中,有71%獲強積金計劃保障,14%受其他退休計劃保障,如公務員退休金計劃及獲強積金豁免的職業退休計劃等。加上各僱員的家人,強積金影響著本港大部份人的退休生活。但除了遲來的強積金半自由行外,不論基金的選擇及各基金的收費和回報表現的資料發佈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例如積金局網頁上有超連結提供「每月強積金表現排名榜」所載列的基金表現數據。但奇怪的是,「每月強積金表現排名榜」內的資料並非由積金局編製。我們應該問:這是投資事情上最重要的數據,為什麼積金局本身不自行制定官方數據。 筆者深願當局在制定政策時可以真正以廣大市民的長遠利益為首要考慮,以免將來數十年後香港大部份人不能老有所依。 強積金自2000年12月成立以來表現 2012年12月31日的核准基金周年報表當中顯示,混合資產基金及股票基金自2000年12月起表現接近,惟混合資產基金於近三年(2009-2012)的表現較好,但股票基金於近一年(2012)的表現亦已追上。這明顯是因為金融海嘯的緣故,亦可從債券基金突出的表現上看出端倪。事實上,混合資產基金的表現,其實是結合了股票基金及債券基金的表現而來。另外,有趣的是,保證基金在此期間一直表現平穩,暫時亦沒有出現負回報。不過,貨幣市場基金在近三至五年的表現近乎雞肋,但卻間中出現負回報。 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資產分配數據顯示,股票投資仍是較受歡迎的項目。這可見於資產分配中,混合資產基金佔40%而股票基金佔37%。即使沒有混合資產基金的資產分配,2012年9月的數據顯示當中有69%為股票。由此我們可以推算股票分配約佔總數的65%。同樣地,債券的分配約21%。這兩項加起來總共佔強積金資產的86%。這些數字與2012年9月由強積金計劃管理局公佈之數字是相近的(分別是63%及21%)。 從地域分配方面來看,本地偏好(home bias)現象明顯:香港佔所有分配的60%。加上日本及其他亞洲國家,亞洲佔總分配的75% (47%股票及13%債券)。 香港人較不偏好西方國家,北美及歐洲股票只佔總分配的16%。這些國家的債券亦只佔總分配的8%。 回報分析 從以上的數據所得,香港強積金表現受到側重香港股市的資產分配的影響,因為自從2009年金融海嘯後,香港股市的回報率較亞洲及美國股市為低。同樣地,雖然期間全球債券普遍表現出色,但偏重股票的分配(63%)亦可能是導致整體強積金表現欠佳的原因。 如何提高回報 以目前(4月12日)市況,中港股市和其他亞洲以及歐美國家股市雖不至於冰火兩重天,但卻是一冷一熱。以本港人口中位數約43歲、退休年齡為65歲,並以港人平均壽命80歲以上為基礎,平均投資年期在20至40年,是非常長的時間,因此可承受市況波動的空間亦很大,特別在今天資金泛濫而經常出現「神經質」的極端波動,在處理強積金時不防作長遠策略性的部署,並在市場過度樂觀而且估值偏高時先行將該類市場的基金套現,及在相反市況時買入。這種逆向投資法其實可以借助日常從傳媒的報道及觀察,加上如EJFQ的市寬數據應該有不錯的把握。 在此分享一個實例。筆者在2月下旬時見到市場充斥著樂觀氣氛,而國家領導人順利換屆在望而歐美經濟亦好像再沒有什麼令人擔心的地方。當時自己卻看見EJFQ的市寬圖表已轉壞,50天線市寬跌勢非常急,而250天線的亦明顯轉弱。當自己想到強積金的長遠投資年期,250天市寬的啟示尤其重要,故此自己將所有大中華基金轉到現金類別,先取回發球權。這做法是在汲取教訓後,知道保本的重要性,同時感恩在過程中有知足的心態。3月以後的市場情況已不用多說了。 [參信報月刊中的:50及250天線市寬圖) 要執行以上的策略其中的一個必須條件,就是永遠要有一定的現金水平,而這可以是透過一般稱為「保守基金」的配置達到。 現在美國股市不斷創新高,但其市寬最少在短期內已明顯超買。雖然沒有人會知道跌市或調整會在什麼時候發生,但我們應該問在現在美股的上升空間還有多少,故筆者傾向分階段將美國股市配置減少。 資產分佈 在今次爬梳資料的過程中,自己最大的意外收獲是看到混合資產基金中的一種「目標退休年期」基金。從積金局網頁中可找到所有強積金基金的表現數據中,此類基金長期表現比全股票及全債券兩類更穩定,而且在過去3年的表現均比香港股票基金為佳。當中的原因是因為此類基金有其他地區如美國及亞洲的股票配置,而且其股票的配置可以有90%(2045年退休目標基金),因著退休年齡的遠近而減少或增加股票的比例。若讀者打算自行配置資產,建議讀者可參考此類基金的資產分佈。 (作者保留版權)
Weekly Updates 市场周报 (Apr26 mkt close)
US stocks rallied for the week due to speculation on the stimulus from central bank will be continued, and some analysts are turning bullish on corporate earnings. Global stocks rose during the week also with speculation seeing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to cut rates in the coming week. Commodities marked its rallies too tied to … Continue reading
“可圏可點” 之《信譽無價》 (2013.4.25)
大家好,歡迎收看可圏可點, 雅安7級地震,遇難人數以百計,傷者過萬,先在這𥚃為遇難者哀悼,願受影響的家屬心裡得到慰藉。 香港人對雅安地震的反應,跟汶川地震時相差很大,當時民間踴躍捐輸,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政府撥款近百億元。相反,這次雅安地震,民間反應不只冷淡,甚至有點抗拒,對政府撥款一億元救災的反對聲音高唱入雲,加上民間籌款的反應與當年比較,實在有很大的落差,相信是大眾對捐款對象和使用方法抱有很大疑問。 在利益當前,很多時人都會因利忘義,忽略了信譽才是無價之寶。辜勿論是各行各業,是官員、是醫生、是律師、是學生、是無業,信用和聲譽都十分重要;遵守約定,履行諾言都是建立信譽的因素。如上週講及雅各書5:12「我的弟兄們,最要緊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著天起誓,也不可指著地起誓,任何的誓都當禁絕。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 」答應別人的事,就要作成;無力的,就要推辭,也不要作好好先生,凡事不拒卻做不成,至終自己受害。 被人感覺沒信譽,的確是需要一段長時間去爭取別人的信任,不單純在商業,在夫妻和朋友亦如是。反觀人要既往不咎,是需要有一顆寬恕之心。雖然這是不容易做到,但我們可以從聖經中學到「如果你的仇敵餓了,就給他食物吃; 如果渴了,就給他水喝, 因為你這樣作,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 耶和華必還報你。」 (箴言 25:21, 22 CNV) 這次雅安地震,我應為是需要對無辜的災民獻出一點關心和慰問,為他們禱告,若經濟許可亦可自行選擇捐款或捐物資給志願機構,要相信「人在做,天在看」。 祝您有個美好的晚上!